结婚前我去饭馆吃饭,特别爱挑那种风韵熟女独自在外经营的店,因为这些两地分居的江湖御姐一般都善于顺水推舟地应对我等无良男客的随机搭讪,虽然永远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但一顿饭吃下来,既抚慰了孤独的味觉,又过足了眼瘾和“口犯”的嘴瘾,实在是单身生涯的一件快事。但结婚以后,人生观世界观为之一变,“觅食伦理”也update到了尽量挑夫妻店的地步。
我和妻子其实都是庖厨款宅人,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宅在家里研发新的菜品以提升我们的味觉幸福指数,顺带着饲养一下身边一些颇有味觉上进心的友人们。但每星期总有那么几顿我们会处于厨房怠工期或厨艺脑残期,需要外出混饭以自救。我们是勉强脱贫的小户人家,虽然好吃,但除非逮着了贤达人士请客,否则从来不去那些门口立着鸡状迎宾的大餐馆,“吃味道不吃装修”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所以40平米以内的街边小店成了我们的首选,而夫妻合力经营的小店更是首选中的首选,这不仅是出于夫妻俩进夫妻店的形式主义考虑,更是因为夫妻店出品的食物一般都比较和谐,没有独守空房的戾气渗透进食材以后在盘中呈现出来的那种隐秘的反社会气息。
离我家步行10分钟范围内,有三家夫妻店是我们经常去“混”的(在我和妻子看来,不在家吃饭在本质上是邪恶的、不务正业的,只能称其为“混”),这三家店的食物和这三对夫妻一样各有特色,分属于我们驳杂的味觉城邦里三个不同的味觉社会群落。
第一家店是做云南米线的,在西苑早市斜对面,是一家地地道道的路边小店,其扮相和任何一个三线城市长途客车站附近的小餐馆并无二致,它门口的环境甚至让人感觉回到了某个内地的小县城,因为隔壁那家山寨鞋店一直担负着马路DJ的神圣使命,巨大的劣质音响永远在播放着小镇青年的激越梦想。这家云南米线店的老板长得很像略微发体的打星于荣光,虽然穿得很乡土中国,但慈祥而淡定的眼神总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流落民间的武林高手,所以坐在他家吃饭我们觉得很安全。老板娘大概是我见过的最淳朴的老板娘,一脸厚道的高原红,每次见到我们都咧着嘴露出与老板娘身份极不相符的、特别劳动人民的微笑。他们家做的米线、饵块、饵丝也像这对夫妇一样忠良本分,有着“茶马古道”之类的装蛋云南菜怎么装都装不出来的味觉现实主义。来他们家吃饭的人很杂,我和妻子经常在吸溜吸溜地暴食桥米线的同时偷听邻桌的对话,碰见过群议“毓婷”之副作用的初中学妹、恳谈庵堂人事斗争之复杂性的尼姑、以极其肉麻的言辞勾搭奇丑萝莉的P大猥琐教师等各色异人。
第二家店不算严格的路边店,它在一条新开的食街里面,做的是汉味小炒和热干面、豆皮、面窝等武汉小吃。湖北菜是一种主体性不是很强的亚菜系,仿似川湘皖赣味觉系统的交集,它的味觉精髓很容易被相邻的强势菜系所遮蔽,挪到异乡之后也最易被稀释,北京叫得响的湖北馆子几乎全都遗失了味觉认同,这家小店还不错,其汉味小炒还能让人略微想起汉口吉庆街大排档的味道。由于店内的装潢颇有二线城市的小白领范儿,我猜测店主夫妇兴许是白领出身。果不其然,混熟了以后我们得知,那个长得很《奋斗》的80后有为青年老板真是从一家大公司辞职出来开店的,因为他们家是武汉的餐饮世家,他从小就想继承父母的衣钵,对残酷的职场说no是迟早的事情。白净秀美的老板娘是这家店的一大亮点,眉眼有几分像刘亦菲,最初觉得她走的是冷感丽人路线,后来才发现错了,所谓冷感只是因为她近视却又不爱戴眼镜。这对夫妇也是佐餐DJ爱好者,一进门听见音乐就知道当天谁在话事:伪冷感的老板娘永远都要听伪冷感的王菲,而老板的口味则很杂,从子曰到朴树到苏打绿,一如湖北菜的杂合性。
第三家店就在第二家店附近,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小”店,因为店面大概只有15平米左右;它更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夫妻店,因为店名就叫做“幸福工房:老公的豆花老婆的面”,简直是在赤裸裸地晒着夫妻之间的和睦生活。我们和这家店很有缘分,开业那天我们就被这种在小三横行的年代力挺夫妻幸福的味觉价值观打中了,不由分说地走了进去。店内只有紧巴巴的十来个座位,但是布局很可爱,小得有点像日剧《深夜食堂》里面那家温暖的微型馆子,只不过店主不是深沉的小林薰大叔,而是来自台湾的邻家大哥款老板和来自云南的柔肠侠女款老板娘。这对亦是从职场隐遁出来的两岸鸳鸯主打的是手工制作的家庭味觉小叙事,无论是台湾风味的卤肉饭、焢肉饭还是云南风味的老婆面吃起来都非常爽口爽心爽歪歪,而对小店附近P大里的正太们来说,店里那些制作程序像过家家一样的小甜品(台湾豆花、烧仙草等等)绝对是把妹必杀技,因为大多数学妹都是死硬的甜品控。他们的积分卡设计得也超卡哇伊,一大串写着台湾景点名称的小脚丫,解说文像飞行棋的指令一样。第一次试吃之后,我妻子忍不住披着马甲在P大的BBS里赞了一下这家店,不料这对两岸鸳鸯也是超级网虫,不多久就把我们俩活生生“人肉”了出来,所以每次去混饭的时候气氛都有点像网友见面一样愉快。不过我们也不敢去得太频繁,因为很多选过我的课而我又记不住的小朋友们都挤在那里面乐呵着,每去他们家一次,回来几乎都会发现我的豆瓣上又多了一条围观怪蜀黍的留言。
0
推荐